今古本同梦,废兴那复论。惟应一坡竹,可共洗心言。

【摘录】李东阳《医戒》

予年二十九[1],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苶[2],形日就惫。医谓:“为瘵也[3]。”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水旺[4],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乃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5]。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噫!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6],悲怆交积,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惟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7]。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注:

[1]予年二十九:时为成化十一年。

[2]苶(nié):衰弱。

[3]瘵(zhài):《说文》:“瘵,病也。”此处盖指脾病。

[4]“春水”二句:中医以五行与五脏相配,脾属土,故称“脾土”。脾的功能在于运化水湿,春季水盛,将加重脾脏负担,故说:“脾土必重伤”。

[5]“心火”二句:心属火。中医以五行与五时(春、长夏、夏、秋、冬)相配,春属木。木能生火,故有心病的人,至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故说“得木而解”。

[6]成化十年,李东阳二十八岁,三弟李东川去世,次年,他的继室岳夫人又去世。

[7]差(chài):同“瘥”,病愈。



我最近好焦虑,连带着身体也不舒服,动过一点寻医的念头。忽然见到老李这篇文章,很感慨,特摘录。

评论(6)
热度(10)

© 孔璋不写檄文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