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一下此前提到张民表写的《浮云编》序:
张民表曰:予家浚墅,大田平膴,无山可屐,无水可舟,天不宜晴,地不宜雨,喜看竹不宜竹,喜种梅不宜梅。过江见前四事皆宜,然而皆为人所宜,乃我又不与人宜,则四事复不与我宜。一日强诣高座,高座道人啖我以饼心,自戏曰:“吴依故以我为伧父,故欲以饼宜我也。” 出,上雨花台,逢一士,皙而温克,纤衣而轻履。趋之语当有韵者,而甚仿佛于所夙识,忽悟怪曰:“君非夷陵刘元定耶?”予固雅闻元定于石头庵主石霜。去岁入京师,识元定。元定先司空,立大节于当年家公,尔时我觏绣裳而私衷缟带矣,则予之于元定且世子孙也。元定能诗,示我以诗。诗能极情,未曾率臆留一字。又能规物,未曾......
中秋十二时辰
上一棒@𝑹𝒐𝒔𝒂𝒍𝒊𝒂.✨
下一棒:@只是一只话废
灵感来自吃鲷鱼让我打嗝。
张居正:我刚刚欲往元辅家去,不知双林先生到此,有失迎迓,恕罪恕罪。
高拱:我才更了衣,来迟了,孟公公,请坐请坐。
张居正:这六安松萝,还是前次双林兄所赠,请。
高拱:这是六安松萝,还是太岳前次送来的,孟兄请。
张居正:双林兄,我还有半刻即出门,咱们长话短说。
高拱:孟公公,我稍后还要见太岳,你有话快说。
张居正:双林兄说得是,刘奋庸、曹大埜之事有些操之过急了,元辅已生疑我之心。
高拱:孟公公且听我说,刘奋庸、曹大埜之事,...
看明厕5259投稿问有什么周边或者文创可以买,忽然有感,讲一讲高张收藏过的一卷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袁中道的《游居杮录》里记载他哥也收藏过这个周边:
中郎出二卷,其一为苏子瞻草书醉翁亭记,放笔淋漓,而结法甚密,俱是三蕉叶后从十指中出者。此书乃新郑家藏,后传之江陵,再传之家舅龚侍御惟长,名仲庆。所惜后有赵文敏诸公跋,俱为人取去。中玄会勒石,今石刻与此本分毫不异。
范守己:
苏长公手书《醉翁亭记》,笔势飞动,最为精绝。后有赵子昂跋文,原是内府供御物也。徽王之国时受赐,携至禹州。嘉靖末,徽藩败,府中物俱没入官。此卷仑皇遗弃尘土中,为一逻卒所得,鬻于徐某,以馈高少师肃卿。...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摘录一首阳明的诗,大家新年好。
王锡爵的本经是春秋,他会试时的房师是吴可行。主考袁炜的本经是诗经,大家都以为该科会元应该是诗经房的。但吴可行对袁炜说“天下事当以天下人心处之,今满场桃李,谁不出公门,而娖娖事,此小物为也”袁炜表示赞同,于是“而锡爵僭为举首”。
……然后,吴可行有个弟弟,叫吴中行,就是和赵用贤一起反对老张夺情被廷杖的那个隆五进士🙉
(根据李太和云间的补充:
吴可行和老张关系不错。兄弟异趣🐶吴中行也有两个儿子吴亮,吴元。吴亮是东林铁杆,而吴元专门写了一本《吾徵录》骂遍东林(每代分裂一次
吴可行的儿子吴宗达当了阁老,和温体仁、周延儒关系都极好,所以名声一般般(温奸相铁杆三人组“乌龟王八篾片”里的...
对元美先生良服良服!
乐府变十章 其十 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妇行
汤汤袁江流,截嵲钤山冈。钤山自言高,袁江自言长。
不知何星宿,独火或贪狼。降生小家子,为灾复为祥。
瘦若鹳雀立,步则鹤昂藏。朱蛇戢其冠,光彩烂纵横。
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十五齿邑校,二十荐乡书。
三十拜太史,矻矻事编摩。五十天官卿,藻镜在留都。
六十登亚辅,少保秩三孤。七十进师臣,独秉密勿谟。
八十加殊礼,内殿敕肩舆。任子左司空,孽孙执金吾。
诸儿胜拜跪,一一赐银绯。甲第连青云,冠盖罗道途。
儤直不复下,中禁起周庐。凉堂及便房,事事皆相宜。
文丝织隐囊,细锦为床帷。尚方铸...
万历五年夺情时发生星变,朱琏建议太岳借此考核官吏,于是穿红袍的大家人手一份自陈不职疏,简直是提前京查(方金湖对此亦有贡献🥳
以下录自《潘司空奏疏》:
《星变自陈疏》
奏为自陈不职乞赐罢黜,以公大典,以回天变事。万厯伍年拾壹月贰拾贰日接到邸报,该吏部题覆广西等道监察御史朱琏等题为玄象示异,恳乞圣明修实政以回天变,以保治安等事,内开各该衙门除四品以上并在外督抚俱令自陈等因。节奉圣旨:是四品以上京堂俱照例自陈,钦此钦遵。
伏念臣年伍拾柒岁,由嘉靖贰拾玖年进士,厯江西九江府推官,江西河南等道监察御史,大理寺左右寺丞,左右少卿,总理河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隆庆元年升右副都御史,丁母忧未...
这一篇对严嵩的彩虹屁录自韩邦奇的《苑洛集》。韩邦奇去世于嘉靖三十四年,这就是死得太早没法修改文集的尴尬之处啊🙉
少师大学士介溪严公之左史,録公厯官表奏,彚为巨帙而分类有七:曰论建、曰题奏、曰辞免、曰称贺、曰陈谢、曰题请、曰避言。十巻一百六十二通。竒习见公荷圣天子之倚眷,晋日三接,益锡十朋,言则都俞,位则元辅矣。且见公德望勲庸,天下尊而仰之,肃而将之矣。及得是编而读之,乃知圣天子所以倚眷公,及公之大作,获知遇之隆,有所自也。惟古昔名臣硕辅,际圣王遭明旹也,登名鼎彝,垂光汗简,其发之也宏,必其蓄之也富。然考其大要惟二焉:有高天下之才曰相才,有高天下之度曰相度。夫大臣之责,万几攸代,...
录自《弇州续稿》卷六十八,如果标点有误请指正。
胡元瑞者,名应麟,其字符瑞,尝自号少室山人。已而慕其乡人黄初平叱石成羊事,更号曰石羊生。人亦曰:元瑞殆非人间人也,仙而谪者也。遂呼之石羊生。元瑞父曰按察公僖,母宋宜人。按察公为行絶类万石君,而文彩过之,所至好行阴德,名位不甚称。以云南按察副使归,今尚壮无恙。元瑞为皃时,肌体玉雪,眉目朗秀。五岁,按察公口授之书,辄成诵。见客,客使属对必工。九龄从里社师,日占毕,习经生业,而心厌之。已悉胠按察公箧,得古文尚书、周易、国风、雅、颂、檀弓、左氏、庄、列、屈原、两司马、杜甫诸家言读之。按察公竒其意,弗禁也。稍长,遂能为歌诗,籍籍传里中,而于经生业亦不...
收到@王家屏的六必居酱瓜 的召唤,填个问卷。好像很久以前屏也艾特过我填某个写手问卷,我在记事本里答了两题就忘了,今天找到了之前的记录,很羞愧(并不!
01.笔名(如果可以的话,请简述它的由来)
搞史同常用的是孔璋不写檄文,写讨曹檄文的那个陈琳字孔璋,选择他的字有点三次元原因,不展开了。称呼我的话可以叫小沈,因为我在修罗场群的马甲是沈德符。
02. 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写作的呢?在那之后,引发你「想继续写下去」的动机是什么?
大概高中开始写点同人。想写下去的动机永远是表达欲。
03. 觉得自己的文风是什么样子的?其它...
1、徐高张的年龄差是个等差数列,徐比高大11岁,高比张大11岁
2、小阁老和高拱同岁,他爹比徐阶大23岁!没错,严阶年龄差比阶正还大🙉
3、杨廷和比朱厚照大32岁,张璁也比朱厚熜大32岁。易推得杨廷和与张璁,朱厚照与朱厚熜的年龄差也是相同的,是16岁。
4、杨廷和比朱佑樘大11岁,刘瑾比朱厚照大40岁。
5、陆炳比朱厚熜小3岁(我一直以为他们同岁或者熜小一点😅
6、“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这个组合的实际年龄状况是:刘健比李东阳大14岁,李东阳又比谢迁大3岁。另外杨一清比李东阳小7岁,杨廷和比李东阳小12岁。而刘瑾比李东阳只小了4岁(我本以为刘公公会小很多!...
1、“张居正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大明的救世宰相,是隆庆皇帝为儿子万历帝留下的最有价值的政治遗产。”
隆庆:我主要想留的不是他好嘛🤧🤧🤧
2、老张的陪葬仅有一块砚台和一条玉带。砚台是第一次展出,是端砚,正面是二龙戏珠,背面刻了“御赐”和“帝赉忠良”(所以果然还是万历送的)。盖子是黑紫檀木,上面用银色篆字写了“张文忠公之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所以老张的玉带还在荆州博物馆吗,何年何月能公开……
3、“张居正的改革顺应了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税赋公平,让国库充盈。公元1572年到1582年,张居正的改革成就了晚明最为繁荣的十年,也成就了...
占tag致歉。之前收到太多私信,阁老们深思熟虑讨论了下,《并明》年底会开加印。还是原价68原内容(438p含20p彩图+短漫+多张明信片)
大家请不要h价求了!!拜托了🙏🙏 非常感谢大家的喜欢!阁老们希望各位都快快乐乐的!
具体时间,等链接出来后会群里、lof和wb都通知的,上次错过的,三个地方都可以蹲蹲!
这次会统计人数,然后去印,不用担心抢不到。
有任何问题欢迎进水群咨询:1121204598(大明王朝修罗场)
[图片]
忽然发现这个子博500粉了,抽两位送书吧,以下任选一本:
1、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韦庆远)
2、张居正大传(朱东润)
3、张居正评传(刘志琴)
4、高拱年谱长编(岳天雷)
5、以上都有了咱们私信商量
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按顺序回复数字作为编号,6月30日晚上抽。
不抽虾!
然后诸位有啥想看的梗可以也在评论区提出来,嘉隆万的任何CP都可以,最好是狗血场景🙈🙈🙈,我抽取一些有灵感的慢慢写,这个不定期,鸽王如我……
如果只想抽奖不想点梗的话留个句号之类也行😂
6.30更新:开奖
[图片]恭喜@Laura1990 ...
这篇也已收在《并明》里,趁太岳生日放出来。
时间点是万历十二年端午节,冯保被谪南京为司礼奉御。
盛衰转盼那不有,几年翻覆看如许。君不见江陵城头土三尺,若敖馁鬼不来食。一代贤豪此谓何,尔全首领恩亦极。——于慎行《双林寺歌》
燕姐儿穿了纻丝制的新衣,簪上艾虎,佩好辟邪用的灵符,捧着一小坛酒进屋来。她见那个鬓间霜白的老宦官仍然瘫坐在一张旧琴前,便行一个礼道:“老公公,我带了酒来。”老宦官看她一眼,懒洋洋道:“今日已经是端阳了么?”
燕姐儿笑道:“正是呢。这菖蒲酒加了硃砂,最能辟邪解毒,我给您放这儿啦。”老宦官道:“我不过一个从六品的奉御,早没有人称我老公公了,你可以...
在最近汉典重光那个项目里找到一篇太岳的文章《陆象山言唐虞之时》,录自《十三经历代名文钞五十四卷》,以前似乎没见过,手打一下。为阅读方便,异体字之类的我直接替换掉了。
作者:清沈珩辑
版本:清乾隆吴氏拜经楼抄本,清吴骞校、跋并录张为儒评点
四部分类:经部群经总义类
收藏机构: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舘
经弦太提醒,原来太岳集的杂著里有,好家伙,就当我没有专心读文集,被老张罚抄了吧哈哈哈哈哈!
陆象山言唐虞之时
张居正
陆象山言:“唐虞之时,道在皋陶。”今观虞廷之臣,所为陈谟献说,惟皋陶之言,至为精粹。“知人”、“安民”二语,乃万世治天下者之准则。以...
觉得这篇论文很有意思,其中的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些详细数据,摘录一下(因为老福特格式问题,我把原本的脚注的序号重新编了一下,改成尾注)。
三
明人文献一般仅载官员索受常例之事实,或描述具体情景,却绝少记载常例钱的具体数目情况,况且还存在区域性的差异。难得的是,海瑞在他的文集中提供了一份相当详细的淳安县衙门各级官吏包括知县、县丞典史阴阳官医官六房吏员的常例清单,这使我们得以窥见明代县级机构官吏的常例收入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常例钱的收入多寡与各级官员吏胥的品秩等次大致呈正相关关系。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引录,下面只列举海瑞提供的淳安知县的常例清单,以期对明代县级官员常例收入的情况有一感知性的...
摘自沈鲤《亦玉堂稿》卷十。还记得韩楫吗,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高拱门生,张四维同乡兼亲家。科道头子,弹劾赵贞吉“庸横”的那个就是他。他儿子韩爌是东林元老,天启年间担任过首辅。
(如果我标点错了请纠正)
明中议大夫通政使司右通政元泽韩公墓志铭
公讳楫,字伯通,余同年进士也。同年惟同馆皆称字,故余今犹谓伯通云。伯通上世本扬人,国初有镇西衞百户杰者实,生旭,旭擢蒲州守御所副千户,生鉴,鉴擢兰州衞指挥佥事,生清,遂世袭指挥佥事,守蒲州,以官为家。葢自清以上,俱用武功显。清弟泽始为郡诸生,兼有文事,亢阀焉。泽之子曰霐,霐二子,长曰玻,赠征仕郎、工科右给事中,配薛,赠孺人。季曰瓒,封征仕郎、刑科...
补充一下张岱的记录,《石匮书》卷第一百六十七,张居正列传:
以故两自疑,而拱之客谓间可乘也,日稍稍以居正过闻拱。都给事中宋之韩具疏且论居正,草成,居正知之,走见拱,盛气言曰:“公不念香火盟,忍逐我耶?” 拱错愕出不意曰:“谁敢论公者?”
居正曰:“公之门人宋之韩已具草矣。”拱曰:“亟呼而止之。” 居正曰:”公发之,安能止之?“拱曰:“请出之外,以明我心。” 晨入部,以某省参政补之韩,而疑居正益甚。
[图片]
虽然是假料但这个场景真的……和下面这段发生在武则天、李治、上官仪之间的名场面实在相类:
麟德初,后召方士郭行真入禁...